
每个国家有8个固定性格的角色,其中只有2个是固定好人,加上国王没有性格以外,其余所有领主的性格均随机。
固定好人的是
斯瓦迪亚:格雷恩沃德、瑞伊斯
罗多克:杰哈茂尔、塔尔巴
诺德:哈罗德、鲁达
库吉特:乌幕达、剌幕克
萨兰德:努阿姆、迪乌
维基亚:维兰、拉尔恰
斯瓦迪亚王国:瑞伊斯伯爵(正直)和格雷恩沃德伯爵(善良),这两个人是绝对值得信任的对象,尤其是后者,等级高,声望高,个人战力强悍,后期自立后元帅的不二人选,“国民岳父”之名,不是白叫的,两人的子嗣分别是蒙特维尔伯爵和迪斯平伯爵,性格大概率接近父辈,但是有例外;
诺德王国:哈罗德雅尔和鲁德雅尔,加拉德雅尔应该是鲁德雅尔的儿子,大部分情况下也值得信任;
维基亚王国:维兰波耶,注意考察一下库穆巴波耶;
库吉特汗国:那颜乌幕答;
萨兰德苏丹国:迪乌酋长;
罗多克王国的杰哈茂尔伯爵和塔尔巴伯爵。

国外爵位等级排序:
1:公爵
2:侯爵
3:伯爵
4:子爵
5: 勋爵
6:男爵
7: 骑士
欧洲大陆贵族最初有的只是公爵、伯爵和男爵。其中公爵应该是来自戴克里先改革罗马行省以后的省行政或者军事长官,后来被蛮族用来称呼大领主。伯爵则是克洛维王朝的军队指挥官。男爵则是对宫廷显贵的尊称。子爵和侯爵是作为福伯爵和副公爵设立的
公侯伯子男中公爵爵位最高。
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
中国古代爵位具体介绍:
1、公爵:身居高位的天子重臣称公,所见有周公、召公、毕公、明公、井公、毛公、芮公等。可以肯定的称公诸侯,有宋公戌(宋平公)、宋公差(宋元公)、宋公■(宋景公)、宋公得(宋昭公)。
2、侯爵:西周春秋时代行用最普遍的爵称是侯。金文所见主要是周初始封的周姓诸侯,如燕侯、鲁侯、康侯、邢侯、蔡侯、滕侯等。称侯的异姓国君,除与周室关系非同寻常的姜齐以及取而代之的田齐外,大都是周初褒封的前代帝王之后,或者早已存在的“先封”之国,有铸、陈、纪等。
3、伯爵:西周时代称伯的诸侯,多为文献记载较少的小国之君,有的是畿内封君,如荣伯、井伯、杜伯、单伯、散伯、徵伯、过伯、夷伯等。春秋时代明确称伯的国君,主要有郑伯和曹伯。周平王东迁时秦国护驾有功给予升爵一级的奖励,从子爵改成伯爵。
4、子爵:金文中的子明确属于爵称的,主要有北子和沈子。文献中其他诸子,尚无金文印证。楚国国君开始的正式书籍记载为子爵。后来其国君请求该封爵位不成而自封楚王。
5、男爵:《春秋》所见男爵仅有许国。1967年陕西长安县马王村出土一件西周晚期的许男所作铜鼎,证实许国国君的爵称确为男爵。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chbkj.net/piaget/261440.html